萨顿假说是什么?萨顿的假说运用了什么方法?

来源:星际派时间:2022-06-01 16:04:50

高考生物知识点:萨顿假说内容

基因在最早的时候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神奇的东西。虽然很多人猜想到了人类的遗传是由一种叫作基因的东西决定的。但是基因是什么,在人体的哪个地方,因为当时科学条件的限制可以说一无所知,下面来看看萨顿假说。

萨顿假说的提出,分成这样几个逻辑阶段:归纳蝗虫等生物染色体存在和行为特点的实验事实→比较染色体和基因的存在和行为特点,发现二者的共存和共变规律(平行关系)→初步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演绎假说,解释更多类似实验事实→假说进一步确立。

在当时的那个社会,萨顿假说的提出可以说是非常具有进步意义的。同时也是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争议,因为会响起很多反对的声音。

萨顿的假说运用了什么方法?

萨顿假说的研究方法是类比推理法。沃尔特·萨顿,美国遗传学家,生物学家。他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及其学生的实验研究加以证明并发展成为遗传学理论,它是经典遗传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1902年在《生物学通报》上发表的文章中,萨顿首次详细地图示了蝗虫具有成对确定的、可识别、又彼此不同的同源染色体。文章末尾提出假说,认为染色体携带遗传单位,而遗传单位在性细胞的染色体分裂时的行为就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物质基础。

谁证明了萨顿假说?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红眼和白眼)的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的假说.

关键词: 萨顿假说是什么 萨顿假说内容 谁证明了萨顿假说 萨顿的假说运用了什么方法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