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空转是什么?
资金空转指资金在金融体系多个机构间流转,没有流入或者至少是没有直接流入实体经济。
“资金空转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资金融通的环节被拉长了”。主流论调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因此资金只要不是直接从金融机构流向“实体经济”,那么最后流向实体经济那个环节之前的环节都视为“资金空转”。
财务空转是什么意思
财务上“空转”是一些单位或基层政府为了达到虚增当地财政收入在税收征收上所采取违 规操作现象。 实际上就是指将已入库的收入,以支出形式拨付到纳税人,然后再通过纳税人将收到的财 政拨款再次入库,如此反复循环,形成财政虚收虚支,想要多大规模的财政收入就可以转出多大 的财政收入来,少数地方以此法制造了财政收入的超常增长。
银行资金空转套利是什么意思?
原本是从银行业到制造业的信贷业务,在经过一系列加杠杆的金融运作后,变为银行或同业的资金业务。银监会安徽监管分局在调查中发现,银行资金“空转”形式主要有同业“空转”、票据“空转”、理财“空转”、信贷“空转”四种形式。同业“空转”包括同业直融直投型、同业通道型和同业绕道“自娱自乐”型。其中同业直融直投型的典型形式为“同业融资+应收投资”,即通过同业存放、卖出回购等方式吸收同业资金,对接投资理财产品、资管计划等,放大杠杆、赚取利差。同业通道型主要是银行通过同业投资等渠道充当他行资金管理“通道”,赚取费用,而不承担风险兜底责任。
票据“空转”包括违规开票、违规买卖和违规出表。其中违规开票是指,无真实贸易背景循环开票,虚增存款和中间业务收入。违规出表是指银行借助跨业合作通道,通过信托、券商等“通道”模式,运用理财资金投资票据资产。信贷“空转”主要的表现方式是贷款置换,包括表内自营贷款置换他行表内贷款、表内贷款置换他行表外融资等方式,多被用于企业举新债还旧债,而未被真正运用到生产运营中。
理财“空转”过程中,个别银行的部分理财资金被用于购买该行或他行理财产品。比如,在信托公司的帮助下,企业通过银行的理财业务获得资金,用于投资购买获益更高的理财产品。还有一种形式是理财资金违规投向贵金属投机、资本市场等高风险或非实体领域。这类理财产品仅对应特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
银行资金“空转”可能带来的风险已经引起相关部门关注。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价体系的“广义信贷”测算,加强监测。银监会也出台政策全面加强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今年,银监会还将开展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的“三套利”专项治理,查处一批违法违规问题。
资金空转风险
一、实体融资成本提升
首先多机构层层嵌套,每层机构都通过空转套取一部分利得,最终由实体主体埋单,直接提高了整体实体的融资成本。
二、信用风险积聚
信用风险更易发生,冲击更大:此种空转模式会提高资管行业风险偏好,资管机构被迫“三加”以增厚收益,使得信用风险更容易发生。而由于银行又叠加了资金池模式,风险一旦发生,不同理财产品会相互传导,风险计提又相对不足,会加大信用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冲击。
三、引发资产泡沫
通道业务的存在会客观上让资金可以留向监管限制的领域,如通过非标投向房地产市场和银行通过伞形信托投向股票市场。而链条过长使得资金风险偏好提高,相当于变相嵌套了好几层优先劣后结构,使得资金逐利性加强,具有追涨杀跌的特性。这样的空转模式无疑会更容易引发资产泡沫,间接推动了14年股市、15年债市、16年房市的疯长。
四、货币政策管控力降低
表外理财拉长了原来央行到银行到实体的货币创造、传导链条、形成央行、大行、小行、非银资管、实体的流动性传导体系。
商业银行在负债刚性和资产荒的背景形成了堰塞湖,创造信用的链条难以被央行完全掌控。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