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市紫阳小学与衢州市常山县辉埠小学举行跨地区教共体线上师徒结对仪式。
跨越几百公里的“牵手”如何实现?
这还要得益于浙江省政府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支援山区26县和6个海岛县组建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500所”。
早在今年年初,浙江省教育厅就印发了《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下达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及帮扶民生实事任务的通知》(浙教办基〔2022〕7 号)。根据安排,常山县共9所中小学成为上城区教育局的受援校。
3月3日,常山县教育局率先组织了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受援学校的校长,赴各结对学校考察学习。期间,两地教育局分别围绕解决教师编制标准与实际需求矛盾、激发教师内驱力、学校岗位设置与职称评审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常山县9所受援校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就师徒结对、跟岗锻炼、线上线下示范课、集体教研及学生集体交流活动等进行了交流。
不仅是师徒结对,常山县龙绕小学安排教师赴杭州市时代小学跟岗锻炼、常山县龙绕初中和杭州市丁兰中学开展科学线上教研……教育行政部门“连线”后,两地的支援校和受援校之间活动行程更是安排满满。
“本次云端上举行的师徒结对活动只是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始。”辉埠小学校长徐德飞说,接下来,两校将同时在集体教研、线上拓展课程、学生集体交流、名师工作室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活动。
为确保帮扶效果,在结对帮扶周期2022年至2025年中,每年度各教共体结对学校需要完成:两校师徒结对,每所支援校至少安排3名优秀教师按1:3比例与受援校教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每组结对的师徒开展线上或线下传授指导活动不少于5次;异地跟岗锻炼,受援校至少安排1名教师在支援校异地跟岗锻炼,每名教师跟岗锻炼时间不少于1个月;线上线下示范课,每所支援校向受援校开展同步课堂或送教下乡示范课累计不少于10节;线上线下集体教研,每所支援校与受援校开展教师集体网络研修或教师线下集体教研活动累计不少于10次;线上拓展课程,每所支援校向受援校共享1门用于课后服务的线上拓展课程;学生集体交流活动,受援校、支援校间开展学生集体交流活动(包括文体活动、劳动实践、研学实践等)不少于1次。
“接下来,常山县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跨地沟通,落实经费保障,全力以赴做好跨地区‘教共体’帮扶结对这件事。相信在两地教育人的努力下,本次跨地域‘教共体’一定能结出硕果。”常山县总督学徐峰说。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同样干劲十足:“我们有信心和决心,高质量推进跨地区教育合作交流,努力造就教育共富的典范。”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林焕新 通讯员 徐德飞 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