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是全民骨骼养护日,旨在倡导人们关注健康骨骼,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其他骨关节疾病。
我们知道,健康的骨骼不仅保障身体站立和运动能力,还是人体内的重要“储存器”,能够对含有钙、磷等矿物质的血液进行吸收和释放。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与骨骼健康相关的疾病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 作为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1]。因此,如何保障骨骼健康,注重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资料图】
一、钙和维生素 D 摄入不足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常见维生素 D 缺乏及慢性负钙平衡,是引发 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50 岁以后,由于小肠钙吸收功能减退,皮肤维生素 D 合成减少,加上肾功能生理性下降,因而体内1,25( OH) 2D的合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 D 缺乏,易引起 PTH 分泌增加。PTH 能刺激破骨细胞增殖并增强破骨细胞活性,从而使
骨吸收增加和骨钙释放入血,这种机体代偿反应虽然能使血钙维持稳态,但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也是老年 OP 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2]。
二、钙加维生素D:养护骨骼健康
根据不同骨代谢特点,将人一生中的骨骼生长发育分为三个时期: 成年前骨骼处于骨的生长发育期 ( 约 20 岁之前),钙摄入量大于排出量,称为正钙平衡,此时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持续增长; 成年期 ( 20 ~ 40 岁) ,为人生骨骼生长发育顶峰期,摄入钙和排出钙相当,钙代谢处于零平衡,骨形成等于骨吸收,骨量维持在骨峰值;此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钙吸收和摄入减少,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钙排出增加,形成慢性负钙平衡,骨量开始丢失,女性绝经后迅速出现骨量丢失,男性 50 岁后开始出现骨量丢失,骨量丢失到一定程度后,骨折风险明显增加[2]。
在人生的各年龄段,保证充足的钙摄入,是维护骨骼健康的基本措施之一。在 30 岁之前,如果膳食钙摄入量不足,达到的峰值骨量就会偏低,而如果膳食钙摄入量充足,达到的峰值骨量就会较理想,峰值骨量越高,最终的骨量就越高;而在 30 岁之后,如果钙摄入量不足,形成负钙平衡,也会出现骨丢失。因此,摄入足够的钙,是预防 OP 的重要基础措施[2]。
对于亚健康人群或基本健康的人生而言,最有价值的方法是饮食及运动。其中钙加维生素D,可以在日常饮食中补充,有助于起到保护骨骼健康的作用。钙是构成骨骼组织的重要元素之一,它能促进骨骼成长,同时也有助于缓解骨质疏松症状。而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质吸收,有助于保持骨骼健康,防治骨质疏松症。因此,关注骨骼健康,应该补充钙和维生素D等重要营养。
三、适度的运动: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骨骼生长发育需要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体育锻炼。常见的适合骨骼健康的运动方式包括: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走路、上下楼梯、跳绳等运动。
四、骨密度检测: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会逐渐减少,特别是女性在更年期之后,由于雌激素的减少,可能容易会发生骨质疏松症。因此,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可以测量骨骼的密度和结构,从而帮助我们了解我们骨骼的健康状态。医生可以通过检测我们骨骼的密度变化来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总之,全民骨骼养护日提醒人们,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龄、性别、饮食、运动等多种因素有关,要想真正保障健康的骨骼,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科学的饮食、适度的运动、骨密度检测,以及及时咨询医生等多种方式,同时还要积极补充好维生素D和钙质等营养,让我们一起做好预防骨质疏松的工作,让人们有一个更加健康的骨骼,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夏维波,廖二元,章振林等.补钙和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的必要性[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11(01):20-25.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原发性OP 诊疗指南 ( 2017) [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
盐疾病杂志,2017,10: 413-444.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