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赏析来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境界你知道吗?

来源:星际派时间:2022-10-12 15:13:4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含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的本意就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但是,作者在这句话中也同时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春秋史学家左丘明曾说过:“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南宋大诗人陆游也说“位卑未敢忘忧国。”现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然而“国富”不等于“国强”,如果国防不巩固,国民沉醉于和平安宁生活之中,即使生产发展了,也有可能毁于一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就是一例,由于粉饰太平的风气弥漫,仅经过六个星期的战斗,号称强国之一的法兰西就在首都巴黎城头挂起了白旗。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放松警惕,而应居安思危,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

当然,这句名言还有它的寓意,那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俗话说:“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青年时代的毛主席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从没有放松过对身体和意志的锻炼,常通过游泳、登山、露宿、长途步行来砥砺自己艰苦奋斗的品格。我们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毛主席尚能“主动找苦吃”,我们又为什么不能“踏尽崎岖路”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另一个引申义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化学家诺贝尔为研制炸药,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实验,最后一次实验他甚至负了重伤,但他却成功了。由此可见,纵然理想与现实常有矛盾,青年们仍应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远非如此,但只要经常保持这种观点,就能使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不断鞭策自己、警戒自己、完善自己。

先天下之忧而忧例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事例:

一、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二、林则徐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

三、文天祥在元军兵临城下时,明知前去谈判凶多吉少,考虑到“国事至此”,就“不得爱身”了。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几度挣脱元军魔掌,以期重整旗鼓,为国雪耻。临死时还一心要挽救祖国。

他在《指南录后序》中发誓:“生不能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还在一首诗中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

四、西汉前期,与汉交恶多年的匈奴族且侯单于,主动送回被扣在漠北的汉朝使臣,以示和好。汉武帝遂派中郎将苏武率团出使匈奴。当苏武完成使命即将返回时,匈奴祸起萧墙:缑王乘单于出猎之机,密谋杀害重臣卫律,劫持单于之母附汉,结果事败。苏武因其副手参与此事而受牵连,单于命卫律刑讯苏武一行。

苏武担心属下贪生怕死,愧对家国,便慷慨陈词,激励众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归汉!”然后拔出佩刀自刎,以明心志。直到汉昭帝初年,苏武才得以归汉。不辱使命的苏武,“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五、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十七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十九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霍去病是西汉时着名的将领,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耍刀弄枪,并且一直很羡慕率领大军多次打败匈奴、立下赫赫战功的舅舅卫青,总想像舅舅那样上阵杀敌,干出一番大事业。

先天下之忧而忧赏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概说】

这句话出自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大意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了,在天下人都享福之后才享福。

这句话本身来看,“先天下之忧而忧”好在一个“先”字;“后天下之乐而乐”妙在一个“后”字。“先”、“后”对比,发人深省。

但凡有这种忧乐精神的人,他们的内心、灵魂深处都含着对祖国、人民的爱。不少人在它的启迪下,实现自己的诺言。爱国名将岳飞为收复失地,不畏奸臣谗言,不顾国君昏庸,遇害之前还念念不忘“直捣黄龙,救回‘二圣’,收复大好河山”。

假如没有这种忧乐之心,就会走向国家和人民的对立面,像宋代的秦桧、明代的吴三桂、近代的汪精卫等等。他们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胸怀祖国,为祖国和人民奉献毕生的力量。只有这样,才算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故事锦囊】

北宋时,有个叫范仲淹的人,从小生活清苦,读书却很用功,立下了报国的志向。长大后,他考中进士,被派往西部边疆为官。有一年,他的一个叫滕子京的朋友驻守的泾州(今甘肃泾川北)遭到了西夏的围攻,危急之时,范仲淹率援军及时赶到,击退了敌兵。滕子京非常感激,杀牛宰羊犒劳范仲淹和他的部下。

事后,朝廷有人对滕子京诽谤,说他滥用公款(买牛羊犒劳士兵一事),滕子京被贬到了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一贬再贬,最后任巴陵郡(今湖南岳阳市境内)太守。虽然政治上失意,但滕子京并没有消沉。他到巴陵郡任期才两年,就把这个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在大好形势之下,他重新修建了岳阳楼,较之以前更加高大和壮观了。兴奋之余,滕子京写了一封信,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一篇记文。

范仲淹接到书信后,颇有感慨。他与滕子京有相似的经历,都属朝中的改革派,都遭到保守势力的阻挠,都被贬到地方为官。他深知滕子京邀请他写记文的用意,思之再三,提笔写下了着名的《岳阳楼记》一文。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话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境界

表达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呈现出的胸襟抱负,早已成为历代文人士子安身立命的精神动力,这一忧乐思想也是范仲淹一生言行最精炼的总结。

先天下之忧而忧议论文600字

范文二:

城门向中缓缓闭上,将四起边声、牧马悲歌隔绝于外。可总挡不住这萧条荒凉之意。

雁字南飞,雁归人不归,将范仲淹埋在心底的思乡之情丝丝勾起,到最后这如潮涌的思念终是崩溃决堤。角声悠远,相思长远,泪珠顺着范公的脸颊流下,融进毕生的沧桑。举起浊酒一杯,望千山耸云,孤城紧闭,只叹燕然未勒,仰首痛饮。觥筹交错之际,神情恍惚,似乎又回到了接旨的那个夜

窗外夜色如浓稠的墨砚,深沉的化不开,一位霜染鬓发的老人独坐窗前,眉头微蹙。街上行人匆匆穿梭,谁也未曾料到的雨款款落下,就像毫无准备的他接到陛下派遣他前赴陕西御敌的圣旨一般,始料未及。要知道,他,范仲淹,如今已过知命之年了啊,他已然老了,他不得不承认岁月的残酷,他还有力气在黄沙满天的塞外城楼之上统领战士杀敌御外吗?他还有心力浴战杀敌吗?作文https://Www.网址未加载/母亲年迈,相伴度过数十载的妻子灵牌刚立不久,而自己已经悲痛到“酒未到,泪已成”的地步了,割舍得下吗?窗外雨声依旧,灯火阑珊,灯芯冉冉,又像是他忠心报国的热火星星不灭,他当然是可以以年迈体乏,丧妻之痛为由推辞掉的,但为国计、为民生的那颗心,那种情,却压制不住。

雨声渐大,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灯光在雨雾中朦胧,但范公的心好似变清晰了。雨滴重重击在屋顶,发出清明响亮一声,一声定音!范公依然选了家国,选了百姓,视天下兴亡为己任。风尘仆仆奔赴到延州,与黄沙角声,金戈铁马为伴戍守边关,忠心为国。

酒意渐渐退了,黑夜也涌了上来,羌管悠悠,白霜满地,夜色清凉凝成霜,却寒不了范公为国为民的热忱之心。

延州或许没有了飞舞的黄沙,但永留的是范公那“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忠心。

关键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例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赏析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境界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