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指导“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要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等,要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乡土人才。这是对乡村教育的新挑战,也对今天的乡村教师队伍提出了新要求。
近几年,党和国家对乡村教育给予了重要支持,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有力推动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但从乡村教育实际来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难题,主要体现在角色不清、方向不明上。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国的乡村教育主要依靠土生土长的本地教师。但时至今日,乡村教师的构成已有很大变化:原有的乡村教师已基本退休,新入职教师大部分非本地人,甚至许多是城市人,他们多数缺乏在乡村生活和工作的感情、理解和经验,对乡村教师的角色定位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角色定位不清晰。
同时,多年应试教育使农村学校越来越成为单纯追求知识分数的象牙塔,逐渐自闭于农村社会。乡村教师脱离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单纯的教书匠角色更为明显。也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刻影响,乡村教育始终在仰视城市教育,乡村教师失去了自信和角色自觉。城镇化进程中,“离农”教育倾向愈加严重,乡村教师身在农村心在城,甚至家在城市,逐渐丢失了乡村教师的价值定位。
这种情况下,要振兴乡村、振兴乡村教育,最关键的是要明确乡村教师的角色定位。结合30多年农村从教、办学的实际体验和思考,我认为乡村教师队伍的角色定位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摆脱应试教育羁绊,做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践行者
做全面育人的践行者,是教育现代化对乡村教师的迫切需求,它更加强调教师要具有育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助力下,教师在育人育心育情育爱上的独特价值将更被重视。
但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还困扰着农村教育,尤其体现在过分单纯追求知识分数升学上,背后的教育追求是“离农”“逃农”。这样的乡村教育既不能为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发展负责,也不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反而对大多数升不了学的孩子造成伤害。一直以来,农村学校的大学、高中入学率都很低,走应试路线是在用绝大多数人的失败陪绑极少数人的成功。即便到了近几年,农村学生高中和大学的入学率有了很大提高,但低质量的单纯应试教育也没能为即将进修或进入社会的学生做好充足准备,多数学生初中毕业后还要在更低点上重新起步。所以,乡村教师要摆脱单纯教书匠的角色定位,跳出简单应试看学生发展,才有可能使乡村教育适应农村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乡村教师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确立素质教育的践行者角色,最主要的是要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做调整。要克服“知识、分数、升学”的价值取向,树立“关注和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真正为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发展负责。乡村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形成以适合的目标引领每一个农村孩子发展的理念及相应的操作模式,具有很好的实际作用和实践效果。以理想目标引领,才能更好地培养农村学生具有家国情怀,成为记乡愁有乡音的时代新人,也才能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实用人才。我认为,乡村教师就要“能让一个放牛娃也吹着牧笛去放牛”,既做发展蓝图的设计师,也做成长路上的推动者,让每一个农村学生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这才是新时代乡村教师应有的价值追求和角色定位。
厚植乡村教育情怀,做乡村教育事业的担当者
乡村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教师有乡村教育的情怀,不仅因为它是育人的事业,是一项慢功夫,需要用心用情才能做好,更因为乡村教育尚处在弱势发展的状态,需要以情怀来滋补。
我们看到,乡村教育几十年走过来,正是纯乡村人以乡村教师角色,靠着深厚的乡村教育情怀,用老爸老妈的心态,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培育乡村孩子,支撑起了乡村教育事业,使乡村教育得以发展并逐渐壮大。
但现在,一些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的情怀缺失,已成为乡村教育的诟病。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乡村教师主体已非乡村人,乡村情怀先天不足。也由于近20年的城镇化进程等因素导致的乡村教育弱化萎缩,城乡生活差距进一步加大,乡村已不是乡村教师依恋的故土,呈现明显的逃离乡村倾向。重拾情怀,树立信心,成为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重拾乡村教育情怀,需要国家的政策发力。《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中提出要“引导教师立足乡村大地,做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激发教师奉献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地位大幅提高,待遇得到有效保障,职业吸引力持续增强”等要求。加之乡村振兴战略,要使乡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乡村,未来乡村的生活环境、质量会有巨大的改善。政策支持,会逐渐改变历史的城乡二元化形成的差距,也会改变城镇化进程形成的对乡村教育的不利因素,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使乡村教师的工作更有吸引力,进而加强乡村教师的角色认同。
重拾乡村教育情怀,需要乡村教师的自觉提升。非本土的乡村教师要自主地弥补乡村生活的缺欠,适应乡村生活,适应乡村教育的需要。选择了乡村教育,就要有成就乡村教育的事业追求。仅把乡村教育当作无奈之举、权宜之计,不会做好工作,更不能成就自己,也会使自己有愧于时代。作为当今新时代的青年,的确不应把自己的工作仅仅和生活捆绑,应有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定位。当然,现在的时代选择很多,青年的工作不可能都是从一而终,但做好自己现在的工作,做好第一份工作,把工作追求做成事业,这是每一个人成就自己、无愧人生的必然路径。
重拾乡村教育情怀,也要看到乡村教育发展的希望。乡村教育的弱势不会持续下去,中国农村人口的体量加上中国特有的制度优势,乡村教育一定会大有希望:不仅会有小而精、小而美的农村教育,更会有做精做强的标准规模的乡村教育。看到乡村教育的发展前景,加之乡村振兴的巨大希望,乡村教育工作者应该充满信心。
服务乡村社会,做乡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乡村教育是乡村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振兴需要优质的乡村教育支撑。这种支撑不仅是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人,也包括教育在其他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服务。这种服务地方社会的功能,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特别应该具备的。
实际上,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教育就在探索“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综合中学办学改革之路;在近几年的国家基础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文件中,也几次提到要推进“三教统筹”的农村办学改革。“三教统筹”,就是在农村学校的基础教育中融入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因素,把学校办成当地人才培养、文化活动、科技示范、为农服务这四个中心,使学校更适应农村实际和乡村振兴的需要。
这样的乡村学校职能,需要教师转变角色,既要传承知识、全面育人,也要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角色意识和素质能力,这就需要乡村教师一专多能。
“一专”指向教师育人的本职角色,但乡村教师要更加注重关爱学生,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特殊困难学生的关爱;要注重加强与乡村家长交流沟通,指导开展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共育合力。这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在子女教育中“特别”需要的服务。
“多能”就是乡村教师要形成在成人教育、为农服务、科技示范等方面的专长。乡村教师要能在学生的农业意识和技能培养方面,在农民的短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培训及示范方面练成一定的本领,成为“明白人”,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传承乡村文化,做乡村文明建设的引领者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有“乡风文明”的建设需要。这个文明既有新时代的文明内涵,也有乡土的文化内涵。这个传统文化不仅有儒家道家诸子百家,更有每个乡镇、村屯传承下来的乡风乡俗,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根本所在。但在近些年的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口的巨大变迁和新时期思想文化的冲击,使得乡风乡俗、地域的传统文化面临着遗失和破灭的危机。这份传承需要学校教育和乡村教师的作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第一,乡村教师以自身优势,配合村镇和学校教育的需要,挖掘当地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地域风光、习俗典故、名人逸事等,整理固化为乡村建设和学校教育需要的文字或音视频资源。
第二,乡村教师要主动融入乡村社会,真正深入当地百姓生活,通晓乡情民意,参与乡村治理,并带头践行乡风乡俗。乡村教师不仅要成为真正的乡村人,还要做具有权威和引导力的“新乡贤”,对乡村文明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第三,乡村教师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视野放到乡村振兴的开阔地带,推动乡风建设。比如利用书香校园建设,开展书香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带动农民家长读书。还可以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带动乡村文明,移风易俗。
开发乡土课程,做乡村优质教育的促进者
课程体系是办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城乡教育质量的差别当前更多地体现在农村学校的课程建设上。农村学校对国家课程的实施过于机械呆板,仅仅把握知识传授,不能很好地照顾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少之又少,且往往又在学城市的课程,严重缺少基于本土的内容资源,对乡村学生的适应性远远不够。乡村教师一定要做好乡村教育课程的开发者,以优质的课程提升农村学校的培养质量。
乡村教师要对国家课程做开发性使用。不能把课程仅仅作为知识分数升学的平台,而是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实现育人的三维课程目标。也要结合地方实际,做适当处理,以增强课程对当地农村学生的适应性。
乡村教师要承担校本课程开发的重任。除了要开发一部分适应时代需要的科技、STEM等课程外,最主要的是要开发适应农村社会、农村学校和学生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要结合农村的生产生活,能引导学生走入乡村社会实际,能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体验探究,以获得真实的成长。其实,乡村教师在乡土文化传承、乡村建设服务上的角色,也要依托乡土课程来实现。“双减”背景下,更需要学校有更多的适合农村的校本课程开发出来。
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既要考虑教师既有的兴趣专长,以优势形成课程,也要考虑校本课程的实际需要,如涉及当地农业生产生活的一些有实际价值的课程内容,在没有专长或兴趣的前提下依然带着使命感去承担任务。
总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明确的角色定位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能指导教师们有目标、有方向、有热情、有信心把乡村教育当事业来做,成为乡村建设的文化引领者、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者。(作者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中心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