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邓小龙)2月15日,武汉大学开学第二天。早上8时,该校计算机学院教师赵小刚给3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鸿蒙”编程课。这套课程,是国内高校首个专门针对“鸿蒙”操作系统的移动编程技术课程。赵小刚与华为公司合作录制的慕课,网络上已有6000多人选修。
赵小刚是该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讲师。2020年11月,他与华为公司签署华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开始联合设计鸿蒙应用开发课程。去年2月,这一课程正式开课。起初,该课程开设了一个班,有30名学生选修。赵小刚从基础架构入手,帮学生从零开始逐步了解鸿蒙操作系统,介绍鸿蒙系统的几种基本模板和各种能力的运用,并让学生在鸿蒙架构下进行亲身实验。今年,该课程增开到4个班,100多名学生选修。
杨超是计算机学院首批尝鲜“鸿蒙”课程的学生之一。他说:“鸿蒙超级终端概念让我很震撼很自豪,但苦于没有现实的指路人。赵老师基于鸿蒙的移动编程技术课程为我接触行业前沿提供了巨大帮助。”
赵小刚介绍,过去给学生们讲移动编程课主要是以IOS系统为主。“鸿蒙是全新的国产操作系统,需要有大量软件去适配才能不断发展进步,自然大量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他说,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不仅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同时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例如基于鸿蒙系统的‘万物互联’,将使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更快更好实现。”
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用到很多国外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以及教材。学生将来会不会言必称英特尔、言必称微软?最初开课时,赵小刚担心学生接受度不高,课后讨论时也发现学生对“鸿蒙”不太了解。但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特别是自己动手参与实验后,学生们大多从最初的疑惑转变为对“鸿蒙”发自内心的认同,为这款国产操作系统感到自豪。“这些反馈说明,国产操作系统应用开发既是一门技术课,也是一门思政课。”